□蒋璟璟
今年以来,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机上起火冒烟事件多发。罗马仕、安克近日相继召回问题充电宝。虽然两家公司均给出了清晰的登记及召回流程指导,但在社交平台上,仍有一些网友反映寄回遇到了难处。记者以消费者身份通过多平台咨询罗马仕客服沪深策略联盟,询问快递是否由消费者自己寄回、快递邮寄受阻怎么办、召回持续多长时间等问题,均未获得有效回复。(中新社)
此前,充电宝起火冒烟事件虽时有发生,但一般都被视作孤立问题、单品瑕疵,通常并不会被归为特定品牌的共性隐患。与之相较,最近发生的事情,显然是另一番逻辑。罗马仕、安克两家品牌充电宝,连续、密集曝出“事故”,这已经很难定义为偶发个案。遭遇了高校、航司轮番封杀,舆论重压之下,这两家公司随即启动了对问题充电宝的召回。事实上,如此大规模的“充电宝召回”,少有先例可循。种种始料未及的问题,随之暴露了出来。
以往对于问题充电宝的处置,往往是通过常规的“退换货”“运费险”等机制来解决的,由于总的体量不大,基本也算丝滑。而此次的“产品召回”沪深策略联盟,则是短时间内爆发式增长的高危电池类邮寄需求,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。不论是网友反馈还是记者实测,都发现了召回的充电宝被多家快递拒收的情况。之于此,快递公司给出的理由很是充分,“公司本来就不允许寄送锂电池”。只是需要反问的是,那当初这些网购充电宝,又是怎么寄到消费者手里的呢?
一个不争的事实是,卖家总能有办法把充电宝寄给买家,而反过来则不然。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,较大的电商卖家由于业务规模优势,面对快递公司时,天然有着较大的话语权。其不仅能够谈下较低的运费,还能让快递公司“灵活应变”,睁只眼闭只眼就把充电宝给承运了——这个本事、这个待遇,显然不是个体消费者所拥有的。加之最近“问题充电宝”正是风口浪尖,快递公司内控收紧,更是不敢铤而走险冒险接单被召回的问题充电宝了。
从某种意义上说,如今就是一个死结,厂家启动了召回,而很多消费者由于快递拒收“问题充电宝”,而无法完成召回。毕竟,充电宝的大规模召回,还是一个新的课题。
汽车召回开到4S店即可,如今更小、价值更低的充电宝召回,反而更棘手。要打破僵局,光靠消费者各显神通是不行的,还是要通过厂商来给出统一解决方案。比如说沪深策略联盟,可以设立更多本地线下“回收点”、与快递公司对接协商签订“专项承运”协议。凡此种种,拿出诚意、稳妥善后,这两家深陷泥潭的充电宝厂家,或许还有那么点自我救赎的希望。
九鼎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